2009-04-07
2159次
字体
虽然我国农机产量上跻身世界第二大国,但是我国农机的整体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80年代的水平。那么,在国际市场,我国农机竞争有没有优势呢?
农业部统计显示,到2020年,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要求达到70%,专家预计未来10余年间,主要农机装备的市场规模年均需求要超过900亿元。
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白人朴:
目前我们农机的水平总体上进入了农机化发展的中级阶段,中级阶段它一个重要的标志 就是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已经超过了40%,现在是已经接近50%。
专家认为,我国农机生产目前存在低水平农机产能过剩,高水平产品供应不足的问题,严重影响了整体农机的市场竞争力。但在国际市场上,我国农机产品依然可以靠价格优势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。
维坊帅克农业机械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汤承龙:
我们跟罗马尼亚和哈萨克斯坦签订的零部件供货协议,在他们国家组装,把中国的产品推向世界上各个国家。
专家表示,对中国农机行业来说,目前拖拉机及用具、灌溉设备、园艺草坪机、谷物食品加工等产品外销仍有较大市场空间。
中低端产品占比超 90%,渠道数字化滞后:农机企业 “四老” 危机有多致命?
2025年中国农机出口市场保持强劲增势 2025年,中国农机出口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增势。中国海关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我国农业机械及零部件进出口总额99.8亿美元,同比增长21.5%。较之去年同期,增速提升22.09个百分点。其中,出口93.05亿美元,同比增长26.5%;进口6.8亿美元,同比大幅下降21%;贸易顺差86.3亿美元,同比增长32.7%。 出口现状及特点分析 从出口区域分析,中国农机
2025-08-28跳出低价竞争,构建农机企业新型竞争格局
2025-07-16上半年农机市场:需求深度调整 高端产品加力发展
2025-07-15农机企业十五五战略发展路径思考
2025-07-14农机企业的变革与创新
2025-07-14